潦滸,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越州鎮,古稱老虎石、潦滸石,因盤江水沖刷河中巨石發出“喵喵”的叫聲又名貓貓石,是一座有著千年制陶歷史的古村,素有“土陶之鄉”美稱。
發布日期:2020-04-15
哥窯與宋代其它名窯不同,它鮮見于宋人記載。對它最早的記述出自于元代文獻《靜齋至正直記》中的“哥哥洞窯”,其認為哥窯在南宋時已經生產。
發布日期:2020-04-08
傣族慢輪制陶是中國原始陶藝的代表,有著4000余年的歷史。西雙版納景洪市曼斗寨、勐罕曼巒站寨、勐海曼扎寨及勐龍寨等地至今仍保留著較為完整的傳統傣陶制作技藝。2006年5月,傣族慢輪制陶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發布日期:2020-04-01
于2017年9月舉辦的日本美濃國際陶藝展,共評出金、銀、銅、鎮雄陶瓷獎、評審團特別獎、評審員特別獎以及榮譽獎141個,這些作品提出了創新的想法,探索了陶瓷新的形式和未來。今天我們一起去回顧:
發布日期:2020-03-31
從公元16世紀開始,制瓷技術從中國景德鎮傳到歐洲,經過數百年的積淀,在諸多西方國家衍生出各具特色的瓷器之都(Porcelain World),也蘊
發布日期:2020-03-25
陶藝家︱Paula Bastiaansen:摶泥化蝶,輕盈的生命之舞
她的作品化簡為繁、輕盈靈動,以致于想要去觸摸一下都感覺太粗暴。所使用的材質是骨瓷,像蛋殼一樣,正如她反復探索的主題:脆弱、失重、透明、節奏和運動。
發布日期:2020-03-12
為何如此珍貴神秘?它究竟美在哪里?普通人有可能擁有嗎?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有著“南青北白”之說的千年窯口——越窯。
發布日期:2020-03-11
在中國人的心中,青色不僅僅只是一種顏色,國人尚青,青色是君子的象征,是品德的隱喻。青色是龍泉青瓷與生俱來的顏色,由初萌的淡青到南宋著名的梅子青、粉青,經歷千年窯火,如今的青色更是深淺濃淡,各成風骨,表現出多元化的趨向。傳統龍泉青瓷以玉之美為最高的參照標準,這一標準在今天仍是主流,但不阻礙青瓷之色衍生出更多的內涵意義。
發布日期:2020-03-10